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欢迎你:走近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

爱游戏网页版官方入口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欢迎你:走近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

发布日期:2024-04-11 来源:爱游戏网页版官方入口

详细介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2003年的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2008年,学校进行院系调整,将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测控技术与仪器系重组,组建了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2014年学校对学院再次做调整。学院现有地质装备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三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设计学。 学院科研方向涉及机构学及机械系统动力学、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地质工程装备及其自动化、信号与图像处理、先进制造技术、智能仪器与智能控制,产品设计等研究领域。

  近几年,学院在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社会科研服务等方面呈现良好的发展势态,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在石油装备创新设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等专业赛事中屡创佳绩,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煤炭科学院研究总院太原研究院、北京天和众邦勘探技术有限公司、武汉烽火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武汉三江中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地质装备总公司、美国爱贝尔有限公司、厦门三烨传动机械有限公司、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等有名的公司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院现有教授14人,博士生导师13人,副教授57人。学院格外的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在学校关怀支持下,近年来不断从国内外引进优秀人才来学院开展教研工作。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德国洪堡学者、楚天学者特聘教授、教育基金获得者;主持国家及省部级以上项目20项,发表SCI收录论文56篇。国际权威期刊《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副主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器人分会常务理事,武汉市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

  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奖、湖北省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成果推广奖等10余项奖励。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973计划)子项目、省部级项目和横向项目40余项,获国家授权专利10余项。

  武汉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工学博士,人工智能及其电子信息应用研究方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863高技术课题1项、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金项目1项,合作主持国家民用航天合作项目2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100多篇;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Inspired Computation》编委;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和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

  现任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副院长、校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任湖北省智能地质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岩土钻掘与防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器人分会第一届委员会会员。第十六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获得者,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地大学者”青年拔尖人才、地大“摇篮计划”“腾飞计划”、第十届“十大杰出青年”。主持国家/省部级项目10多项,发表SCI收录论文30余篇。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和湖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各1项,获批湖北省首批虚拟仿线项。

  湖北省“机电类创新创业跨学科教学团队”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人技术与智能装备、测控理论方法与应用。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能源自主创新和能源装备专项等课题21项;发表SCI/EI收录论文13篇;以第一发明人获国家发明专利21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20项,其中4项专利转化1427.18万元;兼任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湖北省机电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指导研究生获得湖北省优秀硕士论文2篇;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湖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973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湖北省重点基金项目1项,湖北省基金面上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D》、《Classical and Quantum Gravity》及《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等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21篇。主要是做引力实验数据处理、微弱信号检测等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领域为光纤激光器、光学传感器、机器学习等。主持科研项目8项,共发表学术论文106篇,其中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SCI论文50余篇,获批专利8项。

  主持和承担了国家级863、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项目,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可持续制造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Journal of Power Sourc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等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20篇,授权发明专利15项,获得湖北省教学成果奖1项。

  主持装备预研教育部联合基金、湖北省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和中国博士后基金等科研项目8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期刊论文18篇,获批发明专利4项。主要研究领域为形性一体化成形制造工艺与装备,超声辅助成形加工,微纳成形加工,金属3D打印增减材复合制造等。

  曾任Rolls-Royce驻南洋理工大学联合研发中心博士后研究员,现任机械工程系教授、博导,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青年基金,中央高校专项经费等项目,发表SCI收录论文31篇,其中3篇论文被国际顶级期刊Lab on a Chip(IF=6.9)作为封面文章刊登。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德国洪堡学者、楚天学者特聘教授、教育基金获得者;主持国家及省部级以上项目20项,发表SCI收录论文56篇。国际权威期刊《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副主编、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器人分会常务理事,武汉市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

  2015年至今,学院主持了2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施开发专项子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项目及国家别的部位项目子项目共10项、省部级项目27项。

  在数控加工、地勘机械装备、探测与分析仪器和物联网环境监视测定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多的科研成果,并在科研成果转化、专利申请、社会服务等方面,呈现良好的发展势态,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数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35项、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306余项以及外观设计专利30余项。

  学院拥有良好的实验条件,可供研究生开展研究工作。建立了30多个校外产学研基地,与三一重机、中国地质装备总公司、中船重工(武汉)凌久电子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等,供研究生开展科研实践活动。

  学院鼓励并支持研究生参加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研究生石油装备创新设计大赛、“恩智浦杯”智能汽车比赛、Altera亚洲创新大赛、5G算法创新大赛、机器人大赛等科学技术创新活动。 鼓励研究生积极申报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近五年,全院研究生累计申请获批165项,资助金额累计23.44万。

  一等8000元/年,覆盖面70%-80%;二等4000元/年,覆盖面20%-30%。推免硕士生入学第一年全部享受一等学业奖学金。

  除国家奖助学金6000元/年外,学院还有学院专项奖学金以及锐鸣校友奖学金和校研84级奖学金等社会捐赠类奖助学金可供研究生申请,以鼓励支持研究生潜心研究;

  一等为5.3万元/年,覆盖面15%;二等4.6万元/年,覆盖面40%;三等3.5万元/年,覆盖面45%;

  2018年,学院出台研究生海外学术交流资助办法,对在读研究生赴海外参加学术会议或学术交流进行资助。2019年,学院选拔并全额资助研究生30名分两批赴韩国汉阳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博士研究生4人赴海外知名高校联合培养。